7月10日清晨,新疆和田区域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扶引线号铁塔侧的跨过架向南跳过和若铁路,抵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过架,跟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连续经过铁路上方,跨过铁路封网作业顺畅完结。
等在塔下的建造者将初级扶引线与二级扶引绳衔接,一根根扶引绳连续贯穿。牵引机拖着大牵绳,将挂在走板上的6根扶引线向北拉过和若铁路,经过2.44公里的“行进”,于7月13日抵达188号铁塔——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结全线贯穿。
至此,我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历经15年建造正式“合龙”,进入投运倒计时。
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由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组成,分阶段施工完结,工程合计9个变电站、1个开关站,线公里。
数万名电网建造者在5000多个日夜与沙海奋斗,完结51处跨过,环绕塔里木盆地“画”了一个圆,将塔里木盆地圈在中心。
工程建造进程铺设草方格48万平方米,有用减缓了沙丘活动速度,起到固沙效果。一起,带动周边新动力工业开展壮大,以及光伏治沙等工程开发建造。光伏可作为风沙屏障,大大下降地表风速、削减风蚀,以新动力绿地锁紧黄沙。
工程环内面积抵达53万平方公里,建成后电网延伸包括区域将抵达106万平方公里。“广袤的掩盖区域意味着工程能为更广泛的区域供给安稳的电力支撑,构成了全国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国网新疆经研院新式电力系统规划研讨中心主任辛超山说。
终究建造的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动态出资47.36亿元,新建民丰、且末2座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和田、若羌2座变电站,建造750千伏线基,超越一半线路在沙漠内地,发明了全国沙漠途径最长输变电工程、全国单程线路途径最长超高压工程等纪录。
环网工程简直沿着“逝世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际进行,在沙漠里竖起一座铁塔有多难呢?
要把塔材运进去就不容易。“沙丘均匀高度超越50米,只能全线筑路,先推平沙丘,垫上土工布,再铺上石头,车才进得去。”且末—若羌75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施工一标项目经理李绍伟说,仅且末—若羌段就有21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修20多公里运送路途就花了两个月时刻,用了2.9万多立方米石头。
更难的是开挖塔基。“板式根底施工中,刚挖开的塔基转眼间就会被活动的沙子填埋。”李绍伟说,一挖就塌,只能一边挖一边快速用沙袋、挡沙板进行支护,然后快速浇筑。在灌注桩根底施工中,建造者们运用反循环钻机一边往地下钻孔一边添加膨润土构成泥浆护壁,钻孔完结后放置钢筋笼,然后再进行根底浇筑。
除了沙漠,铁塔还得“爬”上昆仑山,和田—民丰段线米之间的昆仑山脉。相同面对运送难题,建造者们把“路”修到了“天上”——近3000吨混凝土和塔材经过20多条索道顺畅抵达山上。
和在沙漠里挖塔基的高度机械化不同,昆仑山上就没有机械,只能靠人工开挖。在难度最大的当地,两个人用风镐挖一个12米深、直径1.2米到2.2米不等的深坑,需求15天左右。“工期严重,只能靠添加人力来补偿。”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业主项目副经理王伽说。
等待工程尽快投运的人不少,昂立民丰光伏1电站站长何龙便是其一。“咱们电站2014年投运,但受限于送出才能和消纳问题,利用率比较低。”何龙说,等这项大工程投运后,弃光丢失将大大削减。
“一边是新动力发电企业的电消纳不掉,一边是经济开展电力动能缺乏,许多企业没办法落地,民丰县矿产资源开发也受到限制,终究的原因其实是‘路’太窄,更多的电没当地‘走’。”民丰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袁钊说,等工程投运后,“大道”晓畅,将大幅度的进步民丰县招商引资优势。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计算,2024年南疆全社会用电量736.99亿千瓦时,比2010年进步了约6倍,估计2025年南疆最大用电负荷将超越1400万千瓦。“这个工程对南疆来说便是一场‘及时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迪里夏提说。据测算,工程投运后可带动工业出资超越283亿元,供给工作岗位超越8000个。
“工程建成后将新增新动力接收才能800万千瓦,能带动南疆5000万千瓦新动力开展。”辛超山表明,这会有用缓解南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接网瓶颈问题,支撑南疆新式电力系统建造,促进动力转型晋级。
工程的建造将推进新疆电网加快构成“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结构,既打通了内部供电“终究一公里”,又串联起外送通道“主动脉”。“将有力支撑新疆绿色动力外送,加快新疆动力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全局。”辛超山说。